▲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的原始森林(无人机照片)。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10个体制试点区之一,规划总面积.41平方公里,拥有.70平方公里未受人为破坏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着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平台如何构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怎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出席市第六次党代会的党代表们围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展开了热议。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夯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制度基础”,让党代表、浦城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陈小武印象深刻,他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现实路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通过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生态产业化经营、林业等多种途径,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质生态产品的过程。他表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党代会精神,以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全力打造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扩大南平市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全国生态资源富集区践行‘两山’理论提供示范。”“党代会报告指出,‘探索茶、竹、水资源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技术方法、路径模式、服务支持体系,打通资源转化利用全环节全链条’,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水资源发展框架,下达了‘任务书’,画出了‘作战图’,为我市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党代表、市水利局局长黄旭晖表示,全市水利系统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为抓手,认真贯彻党代会精神,自觉把水利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来审视、思考、定位,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优质水资源开发力度,统筹各类涉水要素,努力实现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产业的和谐统一,开创新时代治水兴水新局面。“‘生态银行’建设经验做法2次在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入选《中国改革年度十大典型案例》,自然资源部赋予南平市4项相关试点政策,顺昌‘森林生态银行’、光泽‘水生态银行’被列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今年4月,国家自然资源部批复我市为全国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地级市,为福建实施生态省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作出‘南平贡献’。”多位党代表在审议中谈到,五年来,我市不断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当下最热的词汇之一。党代会报告提出,探索具有南平特色产业低碳发展路径,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碳达峰。党代表们认为,近年来,我市先行先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顺昌县完成全省首笔林业碳汇交易和全国首笔竹林碳汇交易,顺昌县、邵武市、建阳区、政和县及洋口国有林场纳入全省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创新开展“一元碳汇”项目试点,在全国率先实行认购“碳汇”生态修复方式;推进全省首例林业碳汇质押、全国首例远期碳汇产品约定回购的综合融资项目,这都是报告提出“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碳达峰”的底气所在。“我们要积极融入双碳战略布局。”党代表、建瓯市委书记周靖表示,要把握“双碳”机遇,加快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竹智能家居等绿色低碳新产业,推动规划、投资、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全过程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实施森林“绿碳”工程,变森林为碳汇林,主动对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竹碳汇”“林碳汇”交易,为南平在全省率先实现“碳达峰”作出建瓯贡献。“南平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市林业部门通过科学绿化和管护,有力提升森林碳汇总量,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先后达成全省首批林业碳汇、全国首笔竹林碳汇项目交易。”党代表、南平市林业局局长谢腾辉说,下阶段,林业部门将充分挖掘国土绿化潜力,持续推进植树造林,科学管护现有森林资源,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完成植树造林92万亩,使森林总蓄积量达到2亿立方米左右,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面提升森林碳汇能力。“电力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战场之一,应当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持续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方面主动作为、不懈努力。”党代表、国网南平供电公司营销部党支部书记王小花认为,在能源供给侧方面,全力促进清洁化,提升清洁能源接纳能力;在终端能源方面,全力促进电气化,大力深化电能替代的深度和广度,推进“一县一特色”电能替代项目,全面推进社会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在社会用能方面,全力促进高效化,拓展供电+能效服务,以工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为终端,积极拓展用能诊断、能效提升、多能供应等综合能源服务,助力提升全社会终端用能效率。“随着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的推进,生态惠民的效益持续显现,武夷山茶农们纷纷加入生态茶园的建设中来,实现了‘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转变。”党代表、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表示,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启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他将在探索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创新实践路径中,坚持以生态、产业相融合,持续开展生态茶园改造,实施化肥和农药减量、生态和有机农产品增量的“双减双增”工程,推进茶产业生态化转型,树立绿色高质量发展标杆。据介绍,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以国家公园为重点保护区,将国家森林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公益林等未纳入国家公园红线的部分纳入保护协调区,在保护协调区外约4公里的地方设立发展融合区,统筹协调外围地区适度发展旅游产业,保障国家公园内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既要保护,也要发展,如何把握?党代表、建阳区黄坑镇党委书记林瑞妃说,黄坑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先后建设朱文公纪念馆和竹筷博物馆,申报竹筷小镇、创建竹产业循环园黄坑分园,复原拟态蛇园等,让地方生态资源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助力周边乡镇和村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推动腹地乡村全面振兴,为国家公园周边地区经济注入活力。专访让富美新南平更具生态福祉
——访党代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林水财
如何贯彻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党代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林水财表示,要充分领会好、贯彻好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明确目标、细化任务,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才能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林水财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围绕南平“争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锋、绿色发展高地,打造绿色金融示范、美丽中国典范”目标,聚焦“减污降碳”总要求,推动“三大转变”,即由偏重简单粗放治理向更加精准、科学、依法转变,由偏重单一环境要素治理向更加系统、集成、综合转变,由偏重末端治理向更加注重源头、绿色、低碳转变,以“大环保”格局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和美丽园区“四大美丽”建设。“可以预见,到了‘十四五’末期,一个完整的、全链条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后,我市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必将大幅度提升。”林水财说。筑牢法治屏障守住生态底色
——访党代表、邵武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李华
“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健全生态法治体系,提升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水平。”党代表、邵武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李华表示,过去五年,全市检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闽北地域区位特点,打造匠心生态检察工程,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法治先行。李华认为,身为一名检察官,要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她表示,将按照党代会的部署和上级的要求,把此次党代会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履行生态检察职能,积极打造“依法严惩、恢复司法、公益诉讼、综合治理”“四位一体”生态检察南平样本。“在未来日子,我们将立足检察职能,对标对表‘十四五’发展蓝图,找准检察工作契合点,全力保护蓝天净土,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持续为南平实现生态文明时代高颜值高素质跨越发展贡献检察力量,让群众生活得安心、舒心、放心。”李华说。基层连线武夷山市星村镇朝阳村茶农柴俊: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建立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给我们茶农的生态茶园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朝阳村有部分区域划入了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我的部分生态茶园也纳入其中。在国家公园范围内,执行的是更严格的保护措施,优质的生态环境提升了茶叶品质。当前,武夷山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我将依托茶园纳入国家公园管控区的契机,进一步做好自家茶园的减药控肥、套种绿肥、固氮增效、实施生物防治等工作。▲武夷山马头岩茶园。(丁李青摄)泽汇渔业法人代表谢军:泽汇渔业选址寨里镇百石村,主要看中纳入光泽水生态银行的肖家坑水库拥有优质水资源,能够满足企业从丹麦引进的循环水工艺养殖高品质淡水鳗鱼的需求。泽汇渔业将于今年底完成一期建设并投产试运营,计划年年初开始二期建设,年10月完成二期建设,全部建成可年产淡水鳗鱼1.5万吨。同时配套建设鳗鱼饲料加工厂和烤鳗深加工厂,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我们希望政府能加强人才引进政策,帮助泽汇渔业吸引更多的专业型和管理型人才,为我们提供多方面产业扶持政策。▲光泽现代渔业产业园——泽汇渔业全景图。(叶长淋摄)顺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工作人员段红玲:“森林生态银行”运营三年以来,通过最初的向林农赎买模式,拓展为以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将林农碎片化林地进行集约经营管理,可提高林农收益30%—50%,惠及了农户户。以元坑镇际下村为例,村集体把分散在单家独户的亩采伐迹地存入村级森林资源运营平台,由平台整合打包与森林生态银行合作经营,一个30年的轮伐期村民总增收.9万元,平均每户增收3.25万元,村集体增收47.4万元。下阶段,我们将在林权流转、林权抵押担保等方面提升、优化服务,大力实施“一村一平台、一户一股权”建设,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百姓增收。▲顺昌生态银行运营中心(资料图片)
来源:闽北日报(廖晨星李蜜王骥汤文娟汤文娟汤文娟蔡轶丹)
编辑:郭婷婷责编:张旭东编审:罗勇安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