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是在各方协同下,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做好幼小衔接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科学衔接”的政策,无论是“双减政策”还是“幼小衔接指导意见”,都体现了国家对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重视。为此,我市教育部门通过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完善共育机制、加大综合治理等举措,强化科学导向,建立良好教育生态,推动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有效衔接。
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心地做运动。(资料图片)
幼小衔接离不开家园携手,面对就要升入小学的孩子,家长们除了欣喜与期待,还会有些许焦虑和担忧。
幼小衔接究竟“接”什么,怎么“接”?
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有效?
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政策完善机制“幼小共研”建阳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和老师到小学见证孩子的“第一次”。
年3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年6月,福建省教育厅制定下发了《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确认建立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10个,省级幼小衔接试点校(园)66所。南平市浦城县被确认为省级实验区,该县6所学校(幼儿园)被确认为省级试点校(园)。
根据国家教育部及福建省教育厅文件要求,南平市遴选确定34对67个市级试点校(园)先行改革试点、深入研讨,寻求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关键点和着眼点,以点带面推进完善幼小双向衔接机制,达成了“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的目标。
年3月“南平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研讨会”在浦城县召开。此次研讨活动本着“儿童为本”的理念,突破联合教研瓶颈,搭建学段互通的平台,共同探讨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试点校(园)的典型经验与案例,坚持让儿童成为生活与学习的主人,寻方法、探途径、提合力,帮助孩子降低坡度,顺利衔接。
南平市教育局黄小青副局长提出:“‘幼小衔接’工作首先要适应学生成长规律,其次要呼应社会需要,第三是符合‘双减’政策。幼儿园要主动对接,做好准备,要了解小学一二年级教育教学内容和特点。要做到精准对接,如心理对接,如何适应新环境;习惯对接,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能力对接,增强统筹时间能力、专注力等,让幼儿信心十足地上小学。小学要懂得感恩,感谢幼儿园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能力与习惯。同时要与幼儿园做好有效衔接,对接学习方式,用游戏来过渡教学,很好地完成衔接任务。”
方向“看见儿童”回归本真瞧,南平市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笑得多开心。(资料图片)
“幼小衔接是否单向化?”
“幼小衔接是否片面化?”
……
面对当前幼小衔接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二科科长、小学数学教研员罗鸣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罗鸣亮看来,教师应回到育人原点——“看见儿童”。教师应该先“备人”再备课,还学生思考的权利、还学生表达的权利、还学生交流的权利,做好幼小衔接,要把课堂还给儿童,回归本真,保护儿童的天性。
罗鸣亮还介绍,幼小衔接不能片面化,目前存在的几个比较显著的问题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