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建阳天气
建阳交通
建阳美食
建阳医院
建阳新闻
建阳房产

巨幅乡土地图在北湾现身

啊!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怀着强烈的感情,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亲。

——摘自秦牧《土地》

在秦牧的故乡——澄海,笔者近日发现有一位叫陈乔美的老人,竭尽一己之力,用最后的生命描绘出家乡的地图,诠释出平凡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一、拍摄全图难倒摄影师

一次偶然机会,我们在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北湾村村民陈荣兴家中见到一张手绘的乡土地图。荣兴的妻子陈悦莹,亲手把她父亲陈乔美绘制的这张地图在我们眼前打开。

陈乔美绘制的巨幅地图

好家伙!这幅地图之大超出笔者的想象,它把大客厅快要占满了。一丈量,地图最长的一边是2.87米,宽是1.83米。仔细一看,这是由6张全开纸张粘贴而成的大型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画出北湾村落和周边农田、沟渠和路道,部分铅笔稿还来不及用钢笔誊写。

人字梯上找不着北

换了两次梯子,勉强够得上拍摄下全图的高度。由于受到拍摄距离的影响,地图上纤细的笔迹难以在整张全图上得到清晰的再现,有多年摄影经验的笔者也被难住了。

二、用生命绘制的地图

这张地图出自陈乔美老人之手,遗憾的是我们无法与原作者交流创作初衷,因为他在六年前突然去世。“老人去世那天,还在绘这地图。”听到陈悦莹和陈荣兴夫妻俩的介绍,我们心中很是震撼!

陈乔美留下的绘图工具

乔美走得有些令人猝不及防,年5月3日,是“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那天的下午,陈老先生还在荣兴的家中画起地图,他这样坚持每天上、下午各花一个多钟头时间画他的乡土地图已经有两年之久了。当天,还兴致勃勃地吃了女儿悦莹留给他的两片西瓜,然后回到他在南坡路居住的老厝。当晚他在洗澡前打了一个大喷嚏,对妻子陈璇燕说这个喷嚏打得有些特别,然后按惯例看了一会儿中央台国际新闻和《海峡两岸》节目,直到9点就准时熄灯。没有想到的是在深夜里,他的妻子发觉他打的呼噜声异常,呼吸急促,急忙把乔美医院抢救无效而与世长辞,时年81岁。

这是一幅用生命绘就的乡土地图。

三、坚持源于对生活上的热爱

陈乔美画北湾乡土地图是在年开始的,开始是在自己居住的老厝画,有一天,荣兴看到岳父画出的地图面积与日俱增,老厝房间和桌子都显得太小,作画甚为吃力这一情况。而荣兴那时也刚搬进新厝不久,决定腾出女儿的房间,把女儿的睡床拆了,换上一张装配玩具产品的大工作台,让岳父到家中绘制地图。自此,陈乔美每天就到荣兴家中养花种草,绘制地图。

我们了解到陈乔美是北湾村人,出生于年,先后当过北湾村、湾头水利所的会计,在水利所退休。他做事认真负责,讲究完美。完美到何种程度?陈悦莹回忆她小时候候跟父亲去种菜的情景,父亲讲究到要用棍子去丈量菜苗间的枞距。

陈乔美像片陈璇燕提供

练太极拳、种花和写毛笔字是陈乔美的主要爱好。特别是练太极,他从青年时期就每天坚持修练,风雨无阻,一向身体健壮。另外,他还有超强的记忆力,读过的文章过目不忘。例如在年出版的《三湾史略》(李才进编著)一书中,刊登了进步青年陈世岳(年任开智学校校长)写的《湘子桥畔》等四篇文章,就是根据陈乔美在读到文章隔了60年之后的重新忆录而来的。那是年陈乔美在北湾开智学校读书时,从国文老师那里看过的文章。

陈荣兴告诉我们,他的岳父热爱生活,修身养性,为人低调,无不良嗜好。做为儿女的,只要老人能开心,我们都会支持他们的爱好。

他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精力画这地图?荣兴告诉我们:岳父画的是解放初期北湾村的版图,范围和路道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说是要挑战一下自己的记忆力。

绘制的地图局部

笔者想,陈乔美的创作初衷肯定不仅于此,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源动力就是他对乡土的热爱。为此,我走访了和他一起打太极的陈钦胜老师,依然对他画地图的事一无所知,乔美老先生这人太低调了,他默默的执着的去做一件事。他喜欢做这一件事,因为有着感情,并不需要太多的人知道,他也不会感到寂寞孤单,这就是心中的无敌,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地图!这是平凡人的无敌,因为充实的人并不会使用喧哗。这种在旁人眼里的寂寞,其实是他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

这是一幅充满对故土热恋的乡土地图。

四、承先祖开疆拓土意志

听说陈乔美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不少人求过他的毛笔字。于是,我们决定到陈乔美居住的老厝去看一看是否留有他的墨宝。在陈悦莹的带路下,我们来到南坡路三巷,见到悦莹的母亲陈璇燕,她爽朗地和我们打起招呼,她正和邻居忙着做手工。

当我们一提到陈乔美,她说她们以前做手工的账目就是乔美帮记的,现在无人帮她记账,一想就哭。陈璇燕的眼神已多了几分伤感。

门肚的“瑞气盈门”是陈乔美所书

在楼上,我们寻到陈乔美的照片,也发现印有陈乔美书法的印刷品。

陈乔美的书法作品

我们禁不住地夸乔美的字很雅。陈璇燕接着我们的话说:“乔美撮字雅是雅,现在看无伊个影!”话语中流露出对丈夫乔美的思念之情。

承先祖有开疆拓土意志……乔美的字里行间透出他一定的思想,太震撼了!大作家秦牧在《土地》,写出了自古以来,土地一直在农民心目之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国家层面,寸土不让;在每一个人民身上是保家卫国,匹夫有责。

后记

老人溘然长逝,睹图思人,陈乔美的一些生活细节仿佛随地图慢慢呈现。但遗憾的,我们从他亲朋的追思中,仍不能完全呈现他的风貌。

后排左二为陈乔美前排左一为陈木胜

在编写时,笔者发现陈乔美的合影照里有北湾老书记陈木胜的身影,陈木胜伯是退休老干部,也曾当过北湾乡书记,或许他知道陈乔美画地图的一些细节。

为此,我们按下这组在4月份里拍摄的照片不发表,直至近日寻到木胜老书记家中,了解到乔美的一些情况。乔美生前真的曾跟木胜伯说过要画地图的打算。木胜伯认为画地图是很费时费力的事情,在记忆上要做到准确很有难度,故对乔美的画地图一事不看好,更没有想到他会搞出这么大的地图出来。

我们在乔美的地图上发现了一些陌生地名,北湾的土地范围比现在大吗?我们向木胜伯打听北湾的土地变化情况。

北湾土改时拥有耕地近亩,在年成立苏南人民公社后的“一平二调”中被割出土地约亩,调配给东湾、海后、盛洲、北村、南份、上村、渡亭、建阳、陈厝洲、神洲、沟内。同时从其他大队调入约亩。原来临近村庄的壮洲等一些水田和地势较高的大港、马肚、乌石部、南北草塭、长丰、宝玉等旱园被割出。补入了远在海边的福昌围和福建围,土地的范围发生过大变化,陈乔美生前就曾经跟陈木胜和陈求芝等老干部讨论过其中的一些田园面积问题。

交谈中,我们得知木胜伯跟乔美伯自小就是一对好伙伴,特别是木胜从澄海鱼露厂退休后,两人的交往更密切。“两三日他就会来我这里一回。”木胜伯说:乔美勤奋着实,对人对事不会散来,我家中一有事,他就会过来帮忙。得知乔美离世的消息很突然,对他打击很大,“医院住院,我很难过,连续两夜睡不下觉。”木胜伯时至今日,对陈乔美的离世还十分惋惜。

从这次围绕对陈乔美老先生创作的乡土地图的走访中,我们感受到一位平凡的村民对故土不平凡的热爱。就连他的家人都说乔美不喜张扬,你们写写就当是留个纪念,千万不要弄出大动作。

深深小巷一盆鲜花静美绽放生命的热情

陈乔美创作乡土地图一事,对亲人而言,能满足老人的夙愿,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对作者而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与世无憾;对乡人而言,是了解认识家乡历史的另一个窗口,是家乡的精神财富。——平原手记

图文:李剑彬阿冰

编辑

Editor

陈宋潮

阿冰

美术

Art

黄秋杰

策划

Director

周英炜

探寻更多的故事,联系

向你推荐的《潮汕平原》文章

潮汕平原出品

你在看吗

李剑彬

家乡之美尽在平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yangzx.com/jytq/24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