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地各部门全力做好抗旱保供工作
去年10月以来,我省持续干燥少雨,气象干旱再度发展,全省降雨、江河径流和水库蓄水均较常年不同程度偏少,部分地区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受到一定影响。旱情发生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保生活、保生产”要求,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切实做好抗旱保供各项工作。
我省当前旱情态势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1月份我省平均降水量34.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9%,较去年同期少37%。其中51个县(市、区)降水偏少50%以上,以诏安偏少近9成为全省之最。目前,全省大部出现气象中旱,其中51个县(市、区)出现气象重旱,福州市区、长汀、建阳、松溪、三明市区、明溪、将乐、屏南等8个县市区为气象特旱。
综合分析气象、水文和农业、供水等方面情况,虽然部分沿海地区、内陆高海拔山区水源紧张,如平潭、霞浦、惠安、泉港、同安、翔安、闽侯、龙海等县(区),但全省未出现大范围停水、缺水现象,我省受旱影响总体较轻,未达到轻旱标准,目前旱情总体可控。
主要防旱抗旱工作01部门行动旱兆初显,省防指即启动全省旱情旬报机制,气象干旱发展后,对重点地区采取周报制度,密切跟踪各地旱情发展和抗旱动态,自去年11月底,连续组织会商5次、召开视频调度会2次,并先后发出调度令,对九龙江北溪、闽江流域进行统一水量调度,通过滚动会商,准确研判旱情,点对点调度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做好防旱抗旱工作。
省应急厅充分发挥省防指办公室牵头抓总、综合协调职能,密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