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备注引用于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经本人同意方可!
南平市七十年代老照片已更新(可点击打开)
编辑不易,若君喜欢打个赏!
樟湖镇年张生贵摄
年李开远摄
建阳县黄坑公社女蛇医温美玉(左)刻苦钻研蛇伤防治技术,九年来同黄坑蛇伤防治研究所的其他蛇医一起医治了多名蛇伤患者,有效率达99.5%。团中央授予其新长征突击手的光荣称号。
年李开远摄
建阳县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年全县出口的茶叶达一万多担。这是建阳县茶厂拣茶车间的工人正在精心选茶,以保证出口茶的质量。
年李开远摄
顺昌县林业局离休老干部周毅(左三)和妻子叶怡良(右二)把元存款捐献国家,支援林区社会主义建设。
山村小学用上了现代化教学仪器年顾新生摄
徐墩公社东边大队社员高兴泉家用电饭煲做饭
建瓯县全县已建成小水电站座,总装机容量千瓦,年发电量多万度。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还为山区的教育、文化事业和人民生活逐步实现电气化创造了条件。
年顾新生摄
黄个俤(右)、黄九金兄弟俩14年来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接尸第一线,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人。哥哥黄个俤年被选为南平市人民代表,年又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年顾新生摄
浦城县石陂卫生院院长、蛇伤主治医师高文秀23年来救活了多名危重病人,每年治愈蛇伤病人的比率达99.6%。
年顾新生摄
建瓯县六年时间集资多万元,全县已有多所农村中小学普及了初等教育,成为全省普及教育的先进县,集资额也居全省首位。
鸾凤乡夜景年顾新生摄
光泽县充分利用当地水力资源,采取群众集资,国家贷款等方式,积极发展小水电事业。全县兴建大小水电站座,总装机容量达0多千瓦,年发电量万度,供电面达97%,是我国率先实现电气化的先进县之一。
邵武市市区一角年李开远摄
同上
五一九路
邵武市年10月批准改市建制。经济建设初具规模,工业几乎都是解放后新兴起来的,拥有工矿企业多个。
年李开远摄
在建阳县黄坑乡,由武夷山大竹岚蛇伤防治研究所所长张震从年创办武夷蛇校以来,已举办培训班18期,先后培训蛇医多人次。先后收治了国内外0多名蛇伤患者,治愈率高达99%。
南山镇织造有限公司年张生贵摄
南平市延平区新办起7家“三资企业”,45家股份合作企业,40多家内联企业,投资额达1.8亿多元。
年李开远摄
国家机械部农用车定点生产厂——邵武专用汽车厂生产的长头农用车曾获全国评比第一名,年该厂生产农用车3台,产值近1亿元。
南平市年李开远、张生贵摄
同上
新建的南平市滨江大道
新建成的梅山居民小区
五十年代初的南平是闽北一个山区小镇,人口不足二万,整个城镇散落在闽江边的山坡上,被人们称为“南平地不平”。经过45年的建设,特别是5年来,南平市下大力气进行旧城改造,共拆迁旧房37.5万平方米,共建住宅小区6个,建筑总面积达万平方米,使人均住宅面积由原来的不足5平方米发展到目前的7.8平方米。市内街道已有80多条,总长达80多公里,是五十年代的20多倍。
年李开远摄
南平市在“八五”期间五年总投资6.15亿元用于城市改造,在这期间拆迁房屋户,推平了六座山,打通5条路,实施37个片区的成片改造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年彭张青摄
我国第一座采用预应力闭合圆盘结构建造的公路立交桥——顺昌县金溪大桥,全长米、宽17米,由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
忘忧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