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建阳天气
建阳交通
建阳美食
建阳医院
建阳新闻
建阳房产

中国白茶之乡福建政和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政和县(古属建宁府政和县)中国福建省南平市辖县,位于福建省北部,与浙江省南部相邻。政和山地面积万亩,林木总蓄积量万立方米,森林覆盖71.9%;全县毛竹林面积38万亩;锥栗面积14万亩,规模全国第二;茶叶面积8万亩,年产茶叶超过斤,位居全省第五;全县茉莉花面积已超过亩,规模全省第一。

政和名茶

1.政和白茶茶。

2.政和工夫,为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一。

政和是“中国白茶之乡”,全国因茶得名第一县,有“千年白茶,百年工夫”之称。全县茶园面积达11万亩,年,全县年产茶叶1.5万吨,产值14.5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政和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富民支柱产业,全县从事种茶农户占农户总数的75%以上,茶产业带动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1万元。

政和简史

五代,后梁贞明六年(年)属威武军长乐郡,后唐长兴四年(年)属长乐府宁德县,后晋天福六年(年)划宁德县北部设置关隶镇,镇治设在西里(今镇前镇镇前村)天王寺北,属福州宁德县。

后晋开运二年(年),南唐兵克建州,闽王王延政投降,福州属南唐。后汉乾祐元年(年),福州守将李仁达叛南唐归吴越。宋太平兴国三年(年)吴越归顺于宋。其间关隶镇均随福州变更其隶属关系。

宋咸平三年(年)升关隶镇为关隶县。划建宁军建安县东北部东平里、高宅里、长城里、东衢里、感化里并入关隶县,隶属建宁军。县治移到感化里东岸口黄熊山麓。

宋政和五年(年)改关隶县为政和县。

绍光三十二年(年)改建宁军为建宁府,政和县隶属建宁府。

元至元二十六年(年),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政和县隶属建宁路。

明洪武元年(年)复改建宁路为建宁府。政和县隶属建宁府。景泰六年()划出政和县东部南里10都,北里11都、12都,东里13都、14都、15都归属寿宁县。

清朝政和县沿旧制,隶属建宁府。

民国元年(年)改建宁府为建安道,道署驻建安,政和县属建安道。民国十六年(年)废除道制,政和县直属福建省。民国二十三年(年)7月,福建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政和县隶属第十行政督察区,区署驻浦城。民国二十四年(年)10月,全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政和县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区署于民国二十七年(年)月由浦城移驻建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建省划分为8个专区2个市,政和县隶属第一专区,区署驻建瓯。年4月1日第一专区更名为建瓯专区。年9月,建瓯专区更名为建阳专区,政和县隶属建阳专区,区署驻建阳。年6月,改建阳专区为南平专区,政和县隶属南平专区,区署驻南平。年7月,政和县改隶福安专区,区署驻福安。年2月,政和县与松溪县合并为松政县,县府驻松溪,隶属福安专区,区署驻福安。年8月,松政县分立,恢复政和县建制,隶属福安专区,区署仍驻福安。年7月,政和县与松溪县再度合并为松政县,县革命委员会驻松溪,隶属建阳地区,年3月,松政县再次分县,恢复政和县建制,隶属建阳地区。年1月,建阳地区行政公署改名为南平地区行政公署,公署驻南平市,政和县隶属南平地区。

来源:今日头条如有侵权,请联系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yangzx.com/jyyy/2712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