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泰戈尔
年7月的一个下午,在重庆大渡口新工二村的一个门市前,停着一辆板板车。赵安华从门市里,把桌子板凳以及煮面的灶和锅碗瓢盆,往板车上装好。他拉起板车,向夜市的街道走去。突然,车身一斜,板车的轮胎被铁钉刺破爆胎,桌子板凳从车上摔下,撒了一地......年11月的一天,连绵几天的秋雨终于停息,太阳也冲破雾气重重的天空,把阳光洒向了大地。已拥有20家直营及加盟店的赵安华,开着爱车奥迪来到长江边,撑杆丢线,享受着这惬意的时光。他拿出手机,对着波光粼粼的长江,边拍摄边说:“在这太阳下钓鱼,安逸!”3我们都羡慕别人的成功,而成功之路,会是怎么走过来的呢?我就和赵安华约好,来到大渡口钢花路。这是赵安华从新工二村搬迁过来的店面,也是目前“赵氏四鲜”的总店。我想听他的拼搏、奋斗的历程......(军装照)
年12月,当了3年兵的赵安华从部队退伍回来,落脚在重庆大渡口。他的哥哥还有众多的亲戚在这里,做着卖米和粮油生意。他就和弟弟做起了粮油生意。俩个人合伙,赚了钱分到手里不多,赵安华就决定退出,让弟弟一个人做,他就到福建去打工。时近一年,弟弟在家出了点事,他又回来接到做这个粮油生意。年轻时期的浮躁,是很多人都免不了的。守着粮油摊,扛着米送到客户家中,苦累自然能坚持,收入不多的时候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的。两年的粮油生意后,他的战友在江北开了装修公司,叫他入伙,他就把粮油生意丢给妻子一个人,自己就入伙到了几个战友开的装修公司。应该说,装修公司的业务是很好的,股东们就开始膨胀,想做工程,就把公司的钱转走了,到最后不得不散伙。既然出来了,这里没有找到钱,就干另外的行业。他又在北碚找了门市,开了一家肚子鸡。仅仅几个月的时间,生意不好,他不得不撤回。后来的几年间,赵安华又回到大渡口、大坪、南平的海棠晓月,甚至是宁夏银川,开中餐,做水产,开串串、火锅,做了这么多行业,辗转不少地方,无不以失败而告终。特别是在宁夏银川生意转让之时,由于天气逐渐转凉,没有带多的衣服去,冷得瑟瑟发抖,吃饭的钱都成了困难,哪里还有钱买衣服?在一个朋友的接济下,好不容易熬到火锅转让出去,拧着投入十几万才转让了三万块的钱,回到重庆。当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赵安华仍然唏嘘不已。好在老婆说,钱亏了没有什么,只要人没有事,回来就好。家,是永远的避风港!(幸福一家人)
5大渡口热闹的街头,赵安华和老婆散步走着。从宁夏银川回来,已经几个月了。前面的一次次受挫,到这次银川的彻底失败,把赵安华那狂妄的心似乎击打得粉碎。不仅没有让自己走向成功,反倒让自己失魂落魄。从部队退伍到现在,十多年的折腾,他就像一匹横冲直闯的野马,撞得头破血流,一晃就到三十几了,还一事无成。人们看他的目光,是对一个失败者的不屑。只有老婆,对他不离不弃,是他永远的安慰。他要疗伤,是该好好的反省和沉淀了。看清了很多人:由于耿直,前面的生意当中没有少遭人算计,故就和有些人断了联系。明白了很多事:小生意看不起,心气浮躁地总想找所谓的大钱,这恰恰是走了不少的弯路。任何事情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你这么年轻,为什么怕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大不了大器晚成。”隐约记得的这句话在赵安华的脑海里。现在又做什么?他很迷茫。老婆说:“是去打工还是去跑三轮车?”他说:“都可以。”老婆看到一家黄姐面庄,对赵安华说:“去学小面吧!”赵安华说:“可以。”6有压力才有动力。老婆决定买套房子,到处去借了钱后,先付了个首付,每月的按揭是粮油生意不能还得起的。这下,赵安华再一次到黄姐那里,而黄姐就是不松口。自从老婆建议学小面技术,赵安华就找到黄姐,她一直不教徒弟,也就一直没有答应他。赵安华见黄姐仍然不答应,就天天跑到黄姐面馆里帮忙。黄姐对这份真诚打动,答应了教他的技术。赵安华喜出望外,立马递上学费。凭着对餐饮的爱好和领悟,两天半的时间,赵安华就自己卖来作料开始试制。年6月的一天,在一条小巷的尽头,租了门面,赵安华的面馆开业了。(赵安华)
7已经是凌晨一点过,赵安华看着冷清没有一个行人的街道,也打烊了。当他清点一天的营业额,才百元左右的时候,苦笑了一下。连续十几天,营业额没有一点起色。怎么办?这时,他看到了旁边有人拉了辆板板车说要卖,他就去问多少钱。对方说一百元,赵安华说八十卖不?对方说,好嘛。赵安华就花了八十元买下了这辆改变他人生道路的板板车。第二天,赵安华就把桌子板凳以及煮面的一切,装在板板车上,拉到了另外的一条街上。这里是夜市一条街。当夜深人静后,他又把所有的东西,装在板板车上,拉回到小巷的门市。在一天出摊的时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他对嘲笑不以为然,还哼着歌曲:“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赵安华把摔在地上的东西又一一的装在板车上。板板车从下午拉出,半夜拉回,板板车上装的不仅装的是桌子板凳,锅碗瓢盆,还装有希望和梦想......8赵安华觉得在夜市生意一定好,是的,营业额翻了一倍,可是也才两百多元呢。这些营业额,大都是熟人来照顾的生意。也恰恰是这些熟人,毫不客气地对赵安华说,小面的味道还可以,但是米线的味道就不行,一定要改进。赵安华本来学的时候是以小面为主,米线为辅的,既然有客人提出要改进,当然要听顾客的意见。他听别人说哪里的米线味道好,就骑起摩托或者打车带上老婆去吃,凭着对餐饮的敏感,以及自己一次次的实验,他的小面和米线的味道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客人的增加。9放了夜自习的学生来到摊前吃米线,并对赵安华喊道:“老板,三鲜米线里面加点酸菜。”赵安华爽快地答道:“要得。”为了吸引客人,除了正常的小面或者米线里面的作料外,客人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而且是加料不加钱的。有学生吃了后连声赞口说道:“老板,你这个酸菜好好吃哟!”逐渐地,吃米线的学生多了,都要求加酸菜。有学生就建议说:“老板,你这个三鲜米线,就改成四鲜吧!”赵安华听了一笑,心想随便你们怎么叫。提议的学生第二天来吃的时候,直接就对老板说:“老板,来碗四鲜米线。”赵安华一听,就是要加酸菜的米线,立马开煮。随后,学生们来吃,习以为常地叫道:“老板,来碗四鲜米线。”有其他的客人听到,就好奇地问,什么是四鲜?有学生就替老板回答到:“你试一下就知道了。”随即,客人就点了个四鲜米线,一吃,赞不绝口。一传十,十传百......这下,吃四鲜的人多了,生意就渐渐地好起来了。从当初的两三百元的营业额,逐渐的上升到一千元左右。从当初以小面为主,到现在到成了米线为主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赵氏四鲜”的招牌应运而生。(旅游途中)
10好景不长,正当生意有起色的时候,夜市一条街由于是市民自发兴起的,又在正街上,影响了行人的通行,也影响了街道的卫生,城管禁止在这里摆摊设点。赵安华搬回到了小巷里面偏僻的门市里面,食客找不到怎么办?赵安华就站在夜市的老地方,看到熟人或者有人打听四鲜的,他像“牧童遥指杏花村”一样,用手一指说:“在那里。”几天时间,营业额又回升起来。不仅仅回升,而是大幅度的提高,每天的营业额达到了一千八左右。两年后,赵安华还清了房贷的余额30万左右,老婆也彻底地放弃了粮油生意,专心的投身到米线店里。赵安华就又招了几个服务员,发展到全天24小时营业。这下,营业额更是大幅度的提升,以24小时算,达到了3千多元。赵氏四鲜的名气在大渡口越来越大,吸引了大渡口报社的一名记者前来采访,报纸一刊登出来,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一度,奔驰、宝马等名车停满了小巷,最远的听说是从永川专门开车来吃一碗他的四鲜米线。店堂里面的桌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客人的位置,就在外面街沿加了七、八张桌子都不够,有出租车司机来了,只有把米线放在车子的引擎盖上吃......11为了缓解店里的压力,以及方便顾客就近吃到米线,赵安华就陆续在大渡口区域里开了两家分店。可是这仍然没有给总店缓解一点压力,反而是顾客越来越多。赵安华一点不敢松懈。为了保证品质,他同样每天都到店里,招呼客人,到厨房煮米线,端米线,忙得不亦乐乎。同时为了保证客人不断追求新的味道的需求,他不断开发新品:辣子鸡、肚条、酸萝卜等一系列的米线不断上桌,如今这些都是赵氏四鲜的主打品种。经过十一年的经营,“赵氏四鲜”不仅誉满大渡口,赵安华要走出去,他要让全重庆人都知道。于是,解放碑、南平、大坪、沙坪坝、鱼洞......目前,在重庆已经有近20家直营和加盟店。名气也在重庆城里不断地扩散,吸引了重庆电视台《天天》美食栏目记者涛哥前来采访......这也引来了很多模仿者,什么五鲜甚至八鲜都出来了。赵安华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注重自己的品质。以后将不断的开发新品,让那些模仿的永远只能是模仿,从来不能被超越。(重庆电视台记者合影)
12说到加盟,赵安华很是谨慎。生意火爆起来后,就有人找赵安华加盟,他一直不答应,他要注重自己的品质。对前来学习的亲朋好友,他必须要求在店里学习一年时间以上,才能出去开店。对前来想加盟的人,加盟者在考察赵安华的店里的同时,赵安华还要考察加盟者,是否具备有经商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赵安华说,投资一个店,加盟费和房租等直到开业,一般要投入十万左右。他觉得钱不是随便来的,挣钱都很辛苦,所以,他是要做到加盟一家成活一家。明年,将要大张旗鼓的招商加盟。商标注册、网站建设、团队的组建等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他不仅要让“赵氏四鲜”在重庆遍地开花,还要走向全国。消息一出来,便有贵州、湖北、江苏等地的人前来考察......从最初不搞到后来小范围的加盟,再到如今声势浩大的招商,赵安华是怎么想的呢?赵安华说,现在有很多冒他之名,在蒙取一些人的信任。特别是有人在他这里学了技术后,自己去开店也在搞加盟,并说赵氏四鲜是他创造的时候,赵安华觉得该出手了。一是为了牌子,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赵氏四鲜”的创始人。二是为了对不良商家的打击,让他们少骗一些人,哪怕少一个人上当受骗。这也体现了赵安华的一种社会责任感。13当我问及赵安华对现在生活的看法时,他笑容满面地说:“不仅我满意,我的很多亲戚朋友都满意,因为他们在我这里学习了技术后也走上了致富之路。”我又唐突地问到,目前你这个总店的营业额和外卖量能透点风吗?赵安华毫不隐瞒地说:“美团一天有三百多单,店里以每天24小时计能卖出五、六百碗。”赵安华接着说:“想留住客人,还要不断的创新;追求做大做强,虽然困难重重,但一定会坚持。”志在顶峰的人,绝不会因留恋半山腰的奇花异草而停下脚步。(爱车之一)
14走出赵氏四鲜的店门,我又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话:在人的一生中,所遭遇的困境和不解,在当下或许是难以接受的,但在过后某一时刻,你会突然觉得,原来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告诉你……我看见几个年轻人朝着这个方向走来,目光看着“赵氏四鲜”的招牌,说说笑笑中有歌声飘来:“啊,四鲜,你比三鲜多一鲜......”(图由赵氏四鲜公司提供)你一定有更精彩的故事!
投稿邮箱:atcrs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