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位于南平市建阳区崇阳北路的建阳区家庭服务业协会里,建阳区乐佳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吴春梅正在授课。这堂课的主题是育婴护理,吴春梅手把手向两名学员传授自己的经验技巧。
教室里这3名妇女都来自建阳的老区村,而来自书坊乡贵溪村的吴春梅,3年前还是建阳区家庭服务业协会的帮扶对象,如今已成长为带动老区妇女灵活就业的“领头雁”。
自年启动“阳光1+1(社会组织+老区村)牵手计划”以来,建阳区民政局引导当地12个社会组织深度参与老区村的乡村振兴事业,现已实现全区66个老区村全覆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助农特产外销
建阳的老区村大多地处偏远,生态环境优越,当地村民勤劳肯干,生产出富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但也面临着缺乏销售渠道的难题。
建阳区温州商会是一个在当地耕耘了20年的社会组织,目前拥有多家会员企业。这些年来,温州商会经建阳区民政局、老区办牵线,对接帮扶了多个老区村。
记者近日在位于建阳区崇阳北路的“革命老区特产展销服务中心”看到,一楼约平方米的店内摆放着许多货架,上面陈列着茶叶、杨梅干、薯粉、淮山面等产品。中心门口加挂建阳区温州商会的牌匾,二楼作为商会办公之用。在记者采访的间隙,不时有商会会员进来喝茶聊天,离开的时候买走一些特产作为员工福利等。
商会会长刘冬英介绍说,此处原为建阳区民政局闲置多年的房产,去年9月经老区办介绍,商会将其租来,投入60多万元进行装修改造,既解决了商会办公、接待场所不足的问题,又有了帮扶老区村的实体平台,还能展示会员企业的业务、产品,一举多得。
目前,中心陈列着来自建阳区各老区村的30多款产品。此外,商会与全区66个老区村保持沟通,依托遍及全国的温州商会网络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