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双关话谷扇□甘联露
赵云看叔斗(粟斗),关公守谷口。孔明借东风,曹操三军分开走。这是我家乡建阳区水吉镇的顺口溜,表面说的是赤壁之战,其实是农民在使用“风扇”(谷扇)扇稻谷时开玩笑。
▲图片来源:网络
“叔斗”并非刘皇叔家的阿斗,这里取谐音“粟斗”,是安在谷扇上方装“粟”的木斗。水吉口语“粟”特指稻谷。倒“粟”进斗时,眼睛看着,别洒到地上,粒粒皆辛苦啊。“谷口”更不是华容道上的山谷口,而是“粟斗”底下的活动挡板,用左手控制,微微打开一条缝,稻谷呈瀑布状流下来。“借东风”。农夫右手摇动摇柄,风扇叶片猛烈旋转,强风从东边喷向西边,穿过稻瀑流,吹走秕谷、草屑等轻飘飘的杂物。曹操带兵八十三万,人数众多,用来形容满满一“粟斗”的谷粒,恰如其分。轻的谷壳吹远;饱满的谷子“哗哗哗”快速流进箩筐;谷扇下方安装小抽屉承接稗子和泥沙等密实的细微颗粒。名副其实的前军、中军、后军“三军”“分开”。水吉话的“走”表示逃跑、离开等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谷扇也适用于风选黄豆、小麦等果实,所以水吉人称呼它为“风扇”。也有一些地方称它吹谷风车。在经验丰富的庄稼人手中,它好像长眼睛似的,能够准确分类五谷子粒有用、无用之物,毫无混淆现象。谷扇有四条腿,稳稳站立,像牛。有四根杆,便于两人前后合作抬走,谷扇腿离开地面,移动过程像马跑。肚子里藏机关,操作轻巧。“粟斗”装粮食。业余爱好者联想起传说中的诸葛亮运粮车木牛流马,于是凭想像力制作出来,演示时手压双杆,发力驱动前进。
▲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水吉农村现在还在用谷扇。虽然买米方便,农民仍然坚持种水稻,他们说:“自己亲手种的,更可靠,全家放放心心吃。”武夷新区微友汇综合整理,文章来源:闽北日报,作者:甘联露近期热点,点击阅读网传南平又“升级”了?真相是……
大南平人的早餐,有你没吃过的吗?
提取住房公积金,这张卡很重要,你了解吗?
南平行政中心五年内搬迁,带你穿越到未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