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建阳天气
建阳交通
建阳美食
建阳医院
建阳新闻
建阳房产

寻味建阳每一筷子下去的味道,都似曾相

清乾隆年间的建阳地图

建阳是个古县,历史悠久,久得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模糊了面目。尤其是近千年来,这一片区域的行政区划几经调整,分分合合中,建阳及其接壤的几个县的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这样的格局,就让建阳饮食的特征,多了共性,少了个性。人们来到建阳,小吃大菜一道道摆出来,倒也活色生香,下箸如飞,而且总有一种熟悉感觉,这些菜在建瓯,或者顺昌,甚至武夷山,也都吃得到,只不过多多少少有一点点变化。所以,寻味建阳,每一道菜都似曾相识,但却又确实是建阳本地的菜肴。

这就是建阳,我们那穿过历史迷雾的夹着筷子的手,每一筷子下去,遇见的,都不是陌生。

(一)

水吉扁肉

建阳名气最大的小吃,当属水吉扁肉。

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水吉县,年,行政区划调整中,水吉县的地盘拆分给了三个县,但水吉扁肉,却成了在三地都叫得响的美食。水吉扁肉还曾以“建郡扁食”的名头,一度杀进上海、福州,称霸一时。

扁肉这种小吃,在我国南方有不同的马甲,云吞、抄手、馄饨都是它的别名。在福建,一般就叫扁食或者扁肉,分两大流派:捶派和剁派,各领风骚。捶派以沙县扁肉、水吉扁肉为代表,剁派的领军人物则是福鼎扁肉和尚干扁肉等等。要追根溯源,水吉扁肉当属捶派的先驱。

水吉镇上的扁肉店,手敲是招牌

所谓捶派扁肉,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打肉。肉要新鲜,一般是腿瘦肉,买回来之后,不水洗,不沾铁器。去筋除膜后,置木墩上用木锤敲打,这就是打肉。打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肉纤维中水分。当肉打到绵柔酥嫩,再加适量的小苏打水、盐、味精,用筷子搅成糊即可。包扁肉的皮子也有一定工序,要经过揉、压、推、切等工序,精致的店家,可以将扁食皮做得薄而透光。

翻阅当地的资料,一碗水吉扁肉被写得令人喉头一动:“扁肉撒入开水中煮浮,漏勺捞起,泡入高汤中。高汤用猪大骨文火熬就,浓香又补钙。再撒上葱花、调入酱油、味精、辣椒、酸醋等,一碗香嫩爽滑、酸辣可口的扁肉就好了。”事实上,扁肉是小本生意,猪大骨虽然不贵,但也不便宜,今天要想寻觅到猪骨熬就的高汤,很难。但,并不妨碍水吉扁肉的走红。——虽然没有高汤,但还是把扁肉做到了脆而弹牙,能有这些基本特点,这就够了。一碗扁肉,搭配一块水吉的光饼,是无数儿童儿时最爱的搭档美食。

猪肝炒扁肉

在闽北,光饼几乎县县都有,水吉的光饼馅料足,块头大,香脆生津,回味无穷。根据馅料的不同,可分为韭菜饼、芝麻饼、腌菜饼、葱香肉饼。

水吉的光饼也是烘烤而成,刚出炉的时候,金黄酥脆,满口生香,配扁肉下肚,经饱又耐饿。和建瓯的光饼一样,水吉的光饼吃法也是多样,至少用来炒大肠,是一致的。

(二)

药膳在麻沙镇很普遍,甚至能从建本里找出渊源

离开水吉,我们前往麻沙,这也曾是建阳的重镇,历史风吹雨打之后,留下了年的“建本”传奇。

麻沙曾是宋代刻书重镇,这里印刷的书籍,被称为麻沙本,也被叫成“建本”,与“浙本”“蜀本”齐名。如果但从印刷数量来说,“建本”首屈一指。

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建本”兴盛时,麻沙、书坊两地应该是书商云集,南来北往的都是为书而来的人,商贾云集,自然会带动当地的饮食。于是一些菜肴,就被记载在当年“建本”里,比如药膳,比如麻沙饼。

水吉的光饼好吃,但在麻沙人看来,麻沙的肉饼要数天下第一。

麻沙饼据说是蔡元定后人所创,所以又称为蔡家肉饼,当年,麻沙镇辉煌的时候,南来北往的客人路过麻沙,必定带上蔡家肉饼作为伴手礼。当时有一首打油诗:“旅客到麻沙,带饼回老家,人人尝一口,都把拇指夸”。可见当时蔡家肉饼已是名不虚传了。

蔡家肉饼

时光匆匆,麻沙饼一度失传,近年来,蔡元定第26代孙蔡春寿重新看到小小肉饼中的商机,着手恢复蔡家肉饼。于是,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蔡家肉饼就是长圆形,又名“猪腰饼”的模样。麻沙饼重约一两多,配料有上等白糖、芝麻和新鲜板油,刚出炉的麻沙饼香甜酥脆,好吃又有意思。据说,“麻沙饼”可存一年之久,不会变质,是当年最适合长途出行人的干粮。

建阳新娘饼

新娘饼的制作

历史上,建阳曾有多位名人在这里度过自己的晚年,朱熹就是其中一位。时至今日,朱熹在建阳留下的遗迹甚多,考亭书院就是其一。晚年朱熹在考亭设馆授徒,传下的除了他的理学思想之外,还有就是鲜为人知的“朱子鱼宴”。近年来,与朱熹有关的各地纷纷挖掘推出了与朱子有关的菜肴,如武夷山的“文公菜”,尤溪的“朱子家宴”等等。在建阳的考亭,做“朱子鱼宴”的则是正宗的朱熹后代。

说起来,其实也没有太多的诀窍,“朱子鱼宴”的鱼其实也是常见的河鱼,蒸、煮、炒、焖、炖、油炸等等,各种手法都上。而最让人喜爱的还是她做的红烧鱼,基本上不防水,仅加入调味的料,灶火烧熟,让人吃出浓浓的家常味——毕竟,最简单的,才是最美味。

(三)

莲子,闽北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建阳的冻莲

在闽北,饮食可以简单地分成三大系列,一类是浦城系,口味辛辣厚重,武夷山、邵武都可以归在这一系,建瓯系以精细味醇,家禽山货居多,还有一类就是延平系,清淡简单,多海鲜河鲜。建阳饮食,既有三大系列的特点,又不能简单地归入到其中任何一个系列。所以,在建阳寻觅美食,常常能吃到其他系列的特色菜。

建阳境内有三条溪水流过:崇阳溪、麻阳溪、南浦溪,汇聚之后形成建溪,奔流而下。在水路发达的古代,这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建阳成为交通枢纽的必然。于是,建阳的口味中有其他口味就不奇怪了。

以建阳人习惯的早餐锅边糊为例,这道小吃,几乎整个闽江水系沿线城市都有。建阳锅边糊时放的是香菇、虾皮、葱、黄花菜等配料熬成的清汤,清香可口。

建阳的挖底,这道菜周边的县市也有

除了小吃,宴席上的菜肴也常有共通之处。

建阳的宴席,常常会有一道挖底,意思是好吃到都要吃干净,这道菜在建瓯,在顺昌也都能找到。建阳的宴席,还少不了猪蹄,但一只猪只有四个猪脚,过去物质产品并不丰富,于是,建瓯人就用捆在一起的五花肉来代替——这就是焖肉。这和顺昌元坑的小胖蹄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鸡茸、肉丸、淮山丸子等等,在建阳周边的县市也都可以找到。

建阳焖肉

有人说没有特色就是最大特色,建阳饮食的面目虽然有点模糊不清,但能从没有特色中再找出特色,倒也不失为一场乐趣,觅食的乐趣。

图片:吴军

扫描







































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yangzx.com/jyfc/1835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