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将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称为生活四艺,四艺合一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美学。而这些生活方式需要承载的器物——茶器、酒器、花器、香器、文房等,也都在宋朝被赋予了“雅”的品格。南宋皇帝喜好茶道,当时的天下名茶产自福建武夷山,御用茶具的生产基地也在福建,其中作工最精湛者产自建阳市水吉镇,名为「建盏」,建盏上就布满鹧鸪斑。鹧鸪斑乍看之下就像是油滴的形状一样,有诗云:“点茶三昧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宋朝的茶都是团茶,必须碾碎方得泡制。当时喝茶有两种方式,一为煮茶,如同做汤,茶汤煮开之后还要加少许盐提味再一一舀入茶碗中品茶;一为点茶,将茶粉放入茶盏中,用开水冲茶,期间须击沸茶汤,产生大量泡沫。点茶需要水温合适、水与茶末比例恰当、茶盏足够预热......成功的点茶,茶面上银光流曳,水痕“咬盏”。所以需得下图的兔毫盏衬托颜色。
宋朝兴起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建窑黑釉在当时出名,正由于一、茶盏深色正可以衬托白色茶汤,能使茶汤汤花瞬间显示瑰丽多变的景象;二、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