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问答
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
1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是什么?
答: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的、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地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社会工程,是通过活动实践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
2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特点是什么?
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时代性、形式的多样性、永恒的创新性、切实的针对性等特点。
3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1)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
(2)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4)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
4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形式有哪几种?
答:(1)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
(3)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
(4)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活动。
(5)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6)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
5
到年7月底止,国务院共召开了几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答:6次,年、年、年、年、年、年。
6
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是每年的几月?
答: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是每年的8月,年8月是第1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
7
大理州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是指哪七进?
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营。
8
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的宣传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答: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橱窗、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发挥舆论宣传引导和推动学习实践的作用,在“七进”示范点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宣传中央和省、州委关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关精神,宣传开展学习“七进”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宣传学习“七进”活动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新成效,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9
针对中小学、高等学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各中小学要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在思想品德类课程的框架内,在小学进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育,在初中进行民族团结常识教育,在高中阶段进行民族团结政策教育;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教学。高等学校要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要结合民族团结教育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有关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民族院校要专门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有关课程。
10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1)能体现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助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具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的实物、资料、场地或配套设施。
(3)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专(兼)职工作人员,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能够保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4)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整的工作档案,无违法违纪行为。
11
企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职工的平等权利和风俗习惯,依法保障各民族职工的合法权益。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导各民族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12
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大力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结合社区实际,把创建活动纳入社区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手段,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模范单位建设。促进社区各民族交流交往、互助合作,努力提供满足各族群众需求的便捷服务,积极开展对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重视做好少数民族社区工作者的培养和使用工作,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不断创新社区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
二、基本理论
13
什么是民族?
答: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14
什么是民族问题?
答: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民族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敏感性5个基本特征。
15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答: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6
“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三个离不开”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
“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7
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答: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8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三、基本政策
20
什么是民族政策?
答:民族政策是指国家政策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
21
中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这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原则和总政策;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三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四是培养和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五是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事业;六是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七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八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九是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十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22
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的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23
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答: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24
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在政治权利方面,充分体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2)努力推进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4)认真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5
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1)大力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2)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3)努力提供满足各族群众要求的便捷服务;(4)大力促进社区各民族交流交往、互助合作;(5)重视做好少数民族社区工作者的培养和使用工作;(6)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7)切实把社区民族工作摆上重要位置;(8)创新社区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9)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监督检查。
26
现阶段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是什么?
答:要坚持国家帮助、兄弟民族互相支援与少数民族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四、民族常识
27
什么是自治条例?
答:自治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精神,依照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用以调整民族自治地方内基本社会关系的地方性自治法规。
28
如何理解“56个民族是一家人”?
答:我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因此说“56个民族是一家”。
29
云南的人口较少民族有哪些?
答:云南有七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
30
云南有哪几个少数民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答:共有独龙、基诺、布朗、景颇、傈僳、怒、佤、德昂以及边境线的拉祜、苗、瑶等11个民族66万人从原始社会末期或正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白癜风植皮手术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